民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江西省正處于新舊動能轉型和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民營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新一輪發展大潮。為聚焦企業關切的問題,為企業家安心謀發展營造更好的市場、法治和社會環境,江西省吹響了“支持民營企業在行動”的號角。
江西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近年來,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全省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變強?!敖刂?017年底,全省民營企業數量54.4萬戶、個體工商戶169.7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12394.6億元,占GDP比重59.5%;民營經濟投資16888.3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7.6%;民營企業納稅2058.8億元,占稅收總額比重71.5%;民營企業城鎮就業人員902.65萬人,占城鎮就業人口比重80.4%,民營經濟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和平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降成本,助民營企業“解難題”
民營經濟成長壯大需要陽光雨露,需要基本養分。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排憂解難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已然成為全社會普遍共識。
自2016年5月始,江西省委、省政府圍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全省范圍內著力開展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緊扣“精準、深入”兩大關鍵詞,建立起省市縣聯動實施、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政策紅利加快釋放,企業成本逐步下降,市場活力顯著增強,打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江西品牌”,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著力攻克難點、疏通堵點,以企業家們滿意為檢驗標準,在前期已出臺三批次130條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今年11月4日,江西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補充政策措施》,圍繞降低企業的稅費、物流、融資、用能、用工、制度性交易等方面成本,再出臺22條新的政策措施,與各地、各部門制定出臺的450余條細化配套措施一起,初步構建了“省級政策+部門配套+市縣舉措”的降成本政策體系。
一組數據表明,截至今年9月底,三年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已累計為企業減負2380億元,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87.49元,同比下降0.2元,為企業解決各類訴求2.65萬件。
“雖然我省前期出臺三批次130條政策措施成效明顯,但通過各類調研、精準幫扶APP平臺等反映,企業稅費負擔相對較重、融資難融資貴、生產要素成本偏高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張和平稱,尤其是經貿摩擦發生后,企業信心受到一定影響,再加上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企業利潤空間受到擠壓,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幫助民營企業“解難題”,就是要牽住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這個“牛鼻子”。據初步測算,這次新出臺的22條政策措施每年可為企業減負360億元左右。152條政策全部落地后,今年可望為企業減負1200億元,三年可減負2800億元。
持續出臺降成本舉措,既能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社會預期,健全政策體系,形成疊加效應,同時也回應了企業的訴求,進一步提振了企業信心和發展預期。“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已出臺政策落實落地,努力做到具體化、責任化、集成化;完善省領導掛點園區聯系企業制度,加大入企幫扶力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加快建立‘發改部門篩選項目、銀保監部門轉交、銀行自主審貸’的新型政銀企協調機制,努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睆埡推秸f。
深改革,造民間投資“加速器”
行政審批速度一直是衡量地方營商環境的重要坐標。近年來,江西省加快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構建了“1+N”政策體系,出臺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制定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備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精簡了一批審批事項,企業投資項目的省級核準權限取消下放比例達69%、備案權限全部直接下放到縣級,58項報建審批事項清理規范為36項,項目核準的32項前置審批只保留規劃選址、用地預審2項作為前置;建成運行了在線審批平臺,將發展改革部門的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和其他部門的項目審批事項納入平臺,實行項目統一代碼制度。
聚焦提升效率,10月15日,江西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提質增效改革的實施意見》,就企業當前投資審批仍存在環節較多、耗時較長等突出問題再落實、再細化。
張和平介紹,為使《實施意見》對破解環節較多、耗時較長等制約項目加快落地的突出問題真正務實管用,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深入贛江新區和多個市縣進行了實地調研,還專門到江西農大、洪都中醫院、泰豪集團等單位和企業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認真梳理、剖析項目審批流程和環節上的難點、堵點,認真學習兄弟省市區在優化流程、壓縮時間、模式創新、制度設計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從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推進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精簡和標準化、建設完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探索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行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政府代辦制等五個方面出臺了18條具體舉措,將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壓減至60個工作日以內,同時,大力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政府代辦制等改革,不斷提高投資便利化水平。
聚焦降低門檻,江西將根據國家部署全面實施負面清單制度,切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機制,清除在工程招標、政府采購、質量認證等方面的政策障礙,進一步打破“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建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定期梳理推出成熟的PPP項目,健全合理收益機制,讓民營企業“進得來”“有回報”。保權益,給安居樂業“定心丸”
“注重企業家權益保護,目的就是要回應企業家顧慮和擔憂,讓企業家身安、財安、心安?!睆埡推礁嬖V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江西雖然在支持非公經濟發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正如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指出的一樣,社會上有些人發表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加上貿易摩擦、涉企政策調整等因素,企業家信心仍受到一定影響。張和平表示,不少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正通過不同渠道向各級黨委政府反映生產經營、權益保護中遇到的一些突出問題和現實困難。
為給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居樂業謀發展,今年11月27日,江西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激發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既是建立健全政策體系、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激發優秀企業家精神的重要舉措,更是營造良好氛圍、穩定社會預期、增強企業家信心的積極行動。
“《實施意見》的出臺,就是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家的權益保障、服務關愛、培育鍛煉、精神激勵、黨建引領五大機制21條具體舉措,進一步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家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尊重和激勵企業家干事創業的社會環境,讓企業家輕裝上陣、放手發展?!睆埡推奖硎?,下一步,江西將以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為基礎,切實保障企業家自主經營權、創新權益和公平競爭權益,暢通企業維權綠色通道。深入推進政府機構失信專項治理,著力解決一批“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增強民營企業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