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重慶市智能制造推進大會。 劉賢 攝
中新網重慶12月21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官方21日召開會議解讀《重慶市發展智能制造實施方案(2019-2022年)》(簡稱《實施方案》),全面布局未來4年智能制造發展。到2022年,當地累計將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
在重慶市智能制造推進大會上,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說,根據對2600多家企業的調查,目前重慶市仍有超過50%的企業生產方式以人工為主,近70%的企業未開展數字化產品設計,55%左右的企業未應用任何信息管理系統,75%左右的企業未應用云平臺服務。重慶市制造業整體處于數字化普及階段,亟待加快推進智能制造。
上述《實施方案》,或將為相關行業帶來巨大市場機遇。
《實施方案》提出數字化裝備普及、信息管理系統集成應用、工業互聯網建設、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關鍵技術創新、關聯產業發展、服務支撐體系建設等七方面重點任務。
其目標是到2022年,重慶市智能制造進一步深入,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智能工廠、500個數字化車間,創建25個行業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建設12個智能制造示范園區,基本建成覆蓋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重慶市8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制造階段,6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制造階段,智能制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人民幣。
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列入當地保障措施當中。劉忠說,將加強與沿海發達城市,以及德國等國內外智能制造發達地區和國家的溝通聯系,鼓勵企事業單位開展國際智能制造合作,鼓勵跨國企業、國際組織在渝設立智能制造生產、研發機構(中心)等,鼓勵重慶企業參與國際并購、參股國外先進的智能制造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