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今的社會工作狀態,如果讓你去評價一個企業,你會怎樣評價呢?假如讓你去評論富士康呢?
在蘋果公司在中國的禁售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蘋果公司的代工廠,也就是鴻海集團的富士康公司受到了市場沖擊,最近被連續曝出了裁員的新聞,并且有報道稱,企業內部已經裁掉了4個部門,計劃年底裁員目標人數為10萬人。
也許,在很久之前我們不會說,一個企業的不景氣并不會影響一個行業市場;但是,從這次的蘋果公司的產品不景氣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不知何否,鴻海集團的確“遭殃”了。裁員的新聞似乎也已經不變則證了。其實,最先曝出富士康裁員的,是日媒。根據日媒報道,富士康的年底裁員目標可能會達到10萬人之多,甚至就連富士康的內部人員也說,工廠目前早已裁撤掉了4個部門。
作為鴻海集團的掌門,董事長郭臺銘則是這樣回答問題的:
“全球化變成兩極化,因為它會從經濟戰爭轉移成為各方面戰爭,尤其是無形的戰爭,這是屬于經濟和技術的戰爭。”
時刻戰戰兢兢,時刻如履薄冰;這是一個企業的訓言,這也是一個企業的成功之本。
放眼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動向,大環境下的景氣差,已經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了。作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郭總自己心里也是很明白:企業要發展,企業要賺錢,企業也不會是任何一個員工的家。
據報道,根據一位曾在富士康工作的網友稱,很多員工上午還在崗位上正常的工作,下午就被迫要求簽字走人了,甚至相關的人資部門會強調:企業不是你的家,也是要賺錢。
記得很久前,郭臺銘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們非常多的員工都是主動上班的,這種員工來上班,我們并沒有給他們加班費,但是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會有績效考核,那時他拿的獎金甚至比加班費還要多”。
那時,在很多的勞動者看來,郭臺銘與他的富士康是仁慈的。郭臺銘對外宣稱公司的福利待遇好,對內自家員工都會自行加班,但是根據后來的員工爆料,富士康的三分之二的工資薪水都是靠員工加班賺來的。
在這個收入不算穩定的時代,我們都在努力賺錢,因為只有賺到錢,才能安家,才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正如前段時間新聞中所報道的關于重慶的富士康集體罷工事件,員工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想要加班。如果沒有加班,單靠底薪,實在是不可能做到養家糊口,而轉正后,公司也只是兩千多元,不超過三千。想賺更多的錢,恐怕也只能是加班了。
面對著裁員,面對的群眾的信任危機,郭臺銘與他的鴻海集團必須要做出選擇。郭臺銘很看好AI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行業的市場。他甚至毫不避諱地說過,未來的崗位,智能制造行業的機器人必定會完全取代人類勞動力。
到那時,員工的工資開支問題的確會得到解決,那么等待企業的,將有可能會是更高額的設備采購費用,以及高科技產品研發費用。
生產總需要投入,不論是機器投入還是人工投入。未來的生活是怎樣的,這總需要我們去探究,總需要我們去尋找和解決。我們現在要做的,也只能是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