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程維稱,6年來滴滴還沒有實現過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凈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滴滴出行業務對應GMV的平均TakeRate約為16%,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公司整體對應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人民幣。
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31日,一度被視為網約車市場的一個重要節點。
相關部門在2018年的網約車大整改中要求,所有網約車平臺在12月31日前清退所有無證車輛。
但這個“一刀切”的規定,從執行結果上來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滴滴方面目前尚未就2019年是否停止向無證車輛派單做出正面回應,但滴滴曾在2018年12月18日公開表態會持續并加快清退平臺上不符合《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的司機和車輛,強化派單合規性引導,逐步減少對不合規人員和車輛派單,直至停止。
急踩剎車
高速發展的滴滴在2018年踩了一腳急剎車。
“下線順風車,深夜停服,上線一系列安全措施,內部取消增長目標,迎接多部委大檢查……”2018年9月7日,滴滴創始人程維在一封內部公開信這樣寫道。
而整改也成為了滴滴在2018年下半年最為高頻的詞匯。
2018年12月5日,滴滴對外宣布的重要公司組織架構調整也是基于這樣的大背景。
上述組織架構調整中,滴滴核心業務和多部門都將進行合并、調整,其中專快車事業群合并,成立網約車平臺公司,原小桔車服和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合并,升級為新車服,成立車主服務公司。
“這次架構調整主要是出于網約車安全考慮,方便合規管理。”有滴滴內部人士這樣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上述架構變動距離11月28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組織召開網約車順風車進駐式安全專項檢査工作新聞通氣會只有一周時間。
上述通氣會上,滴滴剛被點名指出主要存在7個方面問題。
這兩年,滴滴習慣在每年春節前后宣布新的組織架構,并且每年都有自己的關鍵詞。
滴滴曾在2017年2月首次對外公開宣布其內部架構的調整,并且特地將原先以業務條線來進行劃分的出行業務進行拆分,形成兩大事業群,一個FT團隊、多個事業部。
具體架構是包括快車、出租車、優步業務在內的快捷出行事業群以及包括專車、代駕、企業級服務在內的品質出行事業群,還有包含小巴、公交在內的智慧交通FT團隊,以及包括全球化業務的國際業務事業部等。
2017年滴滴的五大戰略關鍵詞是: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布局、洪流落地。
2018年2月,滴滴再度調整架構,但也只是在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品質出行事業群之外,將戰略部、國際業務事業部和金融業務事業部整合為戰略事業群;此外將智慧交通團隊由虛入實,從智慧交通FT變成智慧交通事業部。
在宣布2018年新戰略時,程維稱2018年滴滴有三個關鍵詞:內外兼修、多線布局、穩中求進。
修煉內功一直是滴滴在強調的事物。只是在2018年12月,這場被“提前”了的架構調整中,“安全”成了滴滴當下最重視的內功。
在眾多組織架構調整信息宣布之前,程維強調要先升級滴滴的安全管理體系。包括任命首席出行安全官、首席信息安全官,并在地方事務部設置應急處置部和地方公安及應急管理聯絡部,此外還設置了重特大突發事件處置負責人。
隨后,程維宣布將原快捷出行事業群與專車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合并,成立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
不過,新的成立網約車平臺公司當下的重點也是為應對網約車的整改和合規化。
對此,程維在公開信中表示,網約車平臺公司下階段重點是將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堅守安全第一,層層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集中力量建設和加強駕管體系,做好車主準入、培訓和考核等事關安全和體驗的線下工作。
將快捷出行事業群與專車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合并的決定,與程維半年前的想法幾乎背道而馳。
近兩年來滴滴在內外部都不斷突出專車業務的地位,并且在2018年6月宣布滴滴專車啟用“禮橙專車”為新的品牌名稱。除了滴滴主APP入口之外,禮橙專車當時還宣布將開發獨立APP,為核心高頻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出行選擇。
程維還曾在禮橙專車品牌發布會現場透露,未來在滴滴出行的各個垂直領域都將會形成自己獨立的品牌。
只是參考現在快捷出行事業群和品質出行事業群合并的操作思路,程維想要將滴滴在各個垂直領域都形成自己獨立的品牌野心需要再多等等了。
想象新業務
作為滴滴的創始人,程維在2018年下半年時不時就得發布一封公開信來說明點什么。
2018年,接連兩起順風車事件之后,程維和柳青發表聯名公開信表示,在短短幾年里,滴滴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兩人承諾,滴滴將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并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備受爭議的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隨后,程維還罕見地公布了滴滴的盈利情況。
程維稱,6年來滴滴還沒有實現過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體凈虧損超過40億人民幣。滴滴出行業務對應GMV的平均TakeRate約為16%,絕大部分返還給了司機和乘客,公司整體對應GMV的毛利率只有1.6%。上半年,包括司機高峰期補貼、接單和服務獎勵、乘客優惠等在內的總補貼返還金額超過117億人民幣。
這場因為順風車安全引發的網約車整改事件發生后,程維強調利潤絕不是滴滴最關注的目標。作為承擔億萬次交通出行服務的平臺,滴滴會堅持低毛利運營,把收入更多投入安全和體驗。
不過,12月份對外宣布的架構調整也展示了在合規化整改之外,滴滴新業務的想象空間。
新的架構調整中,原小桔車服公司與汽車資產管理中心(AMC)合并,成立車主服務公司。
按照程維的規劃,新車服致力于建設一站式汽車運營和車主服務平臺,全力為網約車安全、合規需求提供資源保障,并在原有維保、加油、充電等汽車后市場服務基礎上探索汽車新零售。此外,原AMC汽車創新中心將繼續探索定制車業務。車主服務公司的整體升級將為廣大車主構建一站式的汽車服務體系,也將為滴滴長遠發展開拓新的增長引擎。
而原品質出行事業群的HT、HM、代駕、企業級業務和原智慧交通事業部的公交業務組成普惠出行與服務事業群,將繼續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經濟多元的出行服務。
此外,程維希望升級出租車業務產品,由CTO張博負責原快捷出行事業群出租車事業部,公司將向出租車業務加大產品技術資源的投入,促進出租車產品升級和新舊業態融合發展,進一步探索出租車與網約車融合的新模式。
新年第二天,滴滴“金融服務”頻道也在滴滴產品端低調上線。這是自2018年滴滴金融事業部成立以來,首次集中對外呈現產品板塊。目前滴滴金融服務所呈現的業務均取得了合規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