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終于落下帷幕,在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董明珠女士全票當選為格力電器董事長,毫無懸念再次當選,成功實現“三連任”!
備受矚目的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終于落下帷幕,經大會投票表決,新一屆董事會、監事會名單出爐,董明珠、黃輝、望靖東、張偉、張軍督、郭書戰當選非獨立董事,劉姝威、邢子文、王曉華當選獨立董事,李緒鵬、段秀峰當選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在隨后舉行的新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上,董明珠女士全票當選為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毫無懸念再次當選,成功實現“三連任”!
連任后的信批違規風波,深交所對格力發出關注函
連任“風頭”還沒過,董明珠卻陷入涉嫌格力業績泄密風波。事件起于在1月16日的股東大會期間,董明珠在會上發布格力電器2018年稅后利潤260億元的言論,被指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政策規定,一時間成為行業熱議話題。
言論引發熱議后,1月17日晚,深交所在其官網掛出了一份對格力電器的關注函,函件稱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在指定媒體上公告之前不得以新聞發布或答記者問等任何其他方式透露、泄露未公開重大信息。隨后,網絡上出現眾多董明珠或將遭受罰款的推測,甚至還有言論稱其可能受到更嚴重的法律處罰等言論。
而實際上,據在場相關人員稱,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透露格力電器2018年利潤數據的時候,曾再三叮囑現場人員不要提前將相關數據發布在網上,但是仍沒有阻止現場有人將相關數據發布出去。當發現現場相關數據泄露后,董明珠在會上“大發雷霆”,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很快也對此發布了聲明,稱董明珠透露數據的時間在當日15點之后,此時股市已收市,因此不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如上述經過是事實,那么,董明珠就不是提前公布格力業績的泄露者,將數據公開發布于網絡的人才是此次風波的“肇事者”,所以格力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或許只是一個“意外”。
2018年度業績預告,格力或破2000億大關
雖然涉嫌信批違規的風波,讓格力成為行業熱搜話題,但實際上,更讓業界關注的是,格力電器2018年度的業績預告。在格力發布的預告中顯示,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總收入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凈利潤更是有望超過260億元,實現雙重增長,再創歷史新高。
(表一:2018年格力業績預告數據)
從表一數據2018年格力電器業績預告數據可以看到,格力電器在2018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010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500億元相比,同比增長約為33%;2018年度格力電器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測為260-27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4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6% - 21%。可以說,不論在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上,格力2018年都有望同時創出歷史新高!
中國制造領跑者,董明珠堅定實體制造發展模式
在格力2018年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把握住行業趨勢,優化內部管理,憑借品牌、技術和渠道優勢,是實現盈利水平穩定增長的一大原因,這一點尤其顯示在格力對制造環節的布局上。
眾所周知,自董明珠接手格力以來,格力一直堅定實體制造的企業發展模式,并在提升制造力上不斷布局。自2013年開始,格力就開始進軍智能裝備領域,不斷深耕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生產出了機器人、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多種高端設備和技術,在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突破了難關,掌握了控制器、伺服電機、減速器三大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更是在智能裝備領域取得了2項國際領先技術。
而當格力成為第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之后,董明珠在格力智能制造上更是花費不少“心思”。僅在2018年里,格力全自動化生產線的首次展示,南京兩大數字化生產基地的正式落成,以及“G-FMS柔性生產線”的首發等,都足以證明董明珠對于智能制造的重視。
在本次股東大會上對于格力電器未來的發展規劃,董明珠也表示:“格力已在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設備、通信設備為核心的四大業務版塊上持續發力。電器方面格力已經是國內領頭企業,所以格力在智能裝備、通信設備等領域將更加發力,以創造更多的領先技術,通過多元化的發展來不斷拓展公司未來增長空間,并繼續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結語:董明珠連任加上涉嫌信批違規的風波,可以說,是這幾天各大媒體討論的熱點。但隨著這次“意外”風波的平息,2018年格力業績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焦點。格力作為國內實體制造業的代表企業,在2018年業績預告中,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相信在董明珠繼續連任之后,格力將會實現更多的突破,不僅成為我國制造企業的示范標桿,也將成為中國制造企業走向世界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