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蓋特威克機場(Gatwick airport)并將車停在那里的乘客,很快就會有一名機器人服務員迅速前來幫你泊車。
機器人車隊將使汽車之間的距離比人類駕駛更近,因此能夠在同一區域多容納三分之一的汽車。
一項試驗將于今年8月開始,顧客可以先將車停在一個落客區,然后通過指定的應用程序召喚機器人。
軍用級GPS將引導機器人進入汽車,叉車式設備將從前方接近汽車,滑到車身下方,并將其移動到特定位置。
在為期三個月的試驗中,這些名為Stan的機器人將被帶到蓋特威克機場的停車場。
蓋特威克機場的試驗將在南部候機樓的長期停車場進行。
現有的基礎設施,如停車位標識和燈柱,將被為機器人設計的光滑表面和100多輛汽車的空間所取代。
汽車的形狀和大小由設備掃描,以確保它們安全地被引導到需要去的地方。
每次旅程都被記錄下來,并與乘客的航班號相對應。
該計劃是在向克勞利委員會提出的申請中透露的。
該系統的技術由法國斯坦利(Stanley)機器人公司開發,將有助于對抗夏季的交通高峰。
根據報道,斯坦利機器人的創始人之一Stéphane Evanno表示:“我們稱之為代客泊車的機器人,因為人們只需要在入口處的停車處放下他們的車,然后他們可以離開去趕飛機,但它不僅僅能夠代客泊車。”
同樣的技術在巴黎、里昂和杜塞爾多夫也進行過試驗。
去年在戴高樂機場(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進行的為期5個月的試驗取得了巨大成功,顧客們甚至沒有注意到一個機器人參與了這一過程。
關于停車這個現代城市生活的痛點,此前一項名為MyPark的新服務在美國推出,旨在解決“停車難”的問題。
這個APP讓用戶提前預訂,然后MyPark會“自動知道你的位置”,并配備一個智能手機控制的機器人,以確保沒有人占據你的停車位。
美國各地的一些購物中心、機場和場館已經在它們的停車場利用了這項技術。
在預訂了停車位并付費后,MyPark就會自動部署它的機器人設備,在你到達之前,它會一直占據著被預訂的停車位。
一個黑黃相間的旗子掛在這款機器人裝置的頂部,讓其他司機知道這是一個MyPark預留的停車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僅為14.5億元,到2016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已增至62億元。截止到2017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達到了80億元。
隨著后期城市停車難、停車貴等問題凸顯,智慧停車將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需求。預計2018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未來幾年,市場規模以20%左右的速度繼續增加,并且預測到了2020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將達到1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