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H公司并沒有上市。它是南非南非報業集團NASPERS的控股子公司。所以騰訊想要反收購它的大股東MIH公司,就得從NASPERS入手。實質上,33%的騰訊股票是持有在NASPERS手中。目前,NASPERS已經在荷蘭和美國上市,市值還沒有它手中騰訊股票價值高,單也超過了1000億美元。請問,哪家公司有這么多流動資金去收購一家千億美元的企業?蘋果都沒有這么多現金流。在操作上根本不可行。
再者,騰訊根本沒有必要去反收購它的大股東。收購意義何在呢?MIH雖是騰訊最大股東,但從不干預騰訊的決策、管理和運行。也就是說,騰訊一直掌握在以馬化騰為核心的創始人團隊手中。公司的控制權并沒有在MIH公司手中。那么,騰訊管理層又有什么擔憂呢?它什么要去花天量的資金去反收購大股東呢?是在沒有必要!這一點,馬化騰比我們看熱鬧的人清楚得多。
穩定的股權結構是公司平穩運行的基礎。頻繁的變動大股東,是公司來說有意想不到的后果。MIH說起來是騰訊穩定的壓艙石,保證了公司的平穩運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馬化騰并不希望公司的股權結構出現巨大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