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但實際上,火除了能被人創造和運用,卻也容易失控并帶來毀滅。從古到今,消防都是我國的重點工程。古有“天干物燥,小心火燭”的打更文化,今有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消防工作規劃》。
在今天,消防也從傳統的提醒變得更加現代化,并且在不斷升級。在相關政策的內容中,就多次提到應用物聯網技術加強遠程監控、監測,提高火災防控效能。同樣,國內多地也都在頒發消防+物聯網的地方政策。
浙江、江蘇、天津的消防物聯網地方文件(來源:網絡)
而作為消防入口的煙感設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隨著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的需求,智慧煙感器的發展和應用情況也開始受到更多關注。
智慧煙感(圖源:網絡)
我們為什么需要智慧煙感器?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接報火災次數為74.8萬起,同比增長196.8%;直接財產損失為67.5億元,同比增長68.4%。
中國接報火災次數及財產損失(來源:智研咨詢)
其中,城市火災案例不在少數,原因從玩火、燃放煙花爆竹、自燃、雷擊、靜電,到電瓶車不合規充電等等。
并且,傳統煙感器已難以滿足日益復雜的消防需求,從布線到安裝再到維護,傳統煙感器存在著安裝復雜、穩定性低等問題。在呼叫救援方面,傳統煙感器的效率也不夠高。
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智慧煙感器成了更好的選擇。
目前,智慧煙感器的作用已得到不小體現。以東莞市一出租屋發生的火災為例,得益于樓道按規定配備的聯網型煙感探測報警器,消防人員及時趕到,共疏散被困人員13名,無人員受傷。值得一提的是,類似通過智慧煙感器降低損失的案例不在少數。
智慧煙感器通過聯網報警通知(圖源:網絡)
可見,智慧煙感器通過無線通信技術,能夠更迅速地通知消防人員,在避免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上,優勢明顯大于傳統煙感器。
消防需求有多大?智慧煙感器的市場有多大?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的推進,中國的智慧消防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智慧消防服務市場規模達163.8億元,2022年有望突破200億元。
從招投標的角度來看,2020年,中國消防部門智慧消防招投標中標規模達到332萬元,2021年僅上半年規模就已突破330萬元,這說明智慧消防的需求量正逐步增大。
垂直到消防煙感器領域,中國家庭戶數約4.6億,其中城市家庭約2.7億戶,結合商鋪、住宅、出租屋、城中村等場景,全國煙感市場空間超24億,經過初步估算,未來3年內全國的煙感器安裝規模有望達到7億。
通過查閱智慧消防相關上市企業財報,可以發現該市場的增速非常之高,其中辰安科技2022年上半年相關產品營收已同比增長300%,青鳥消防也有不錯增速。
來源:辰安科技2022年半年報
來源:青鳥消防2022年半年報
并且,財報顯示,以上企業在智慧煙感器的研發方面都已有不小投入。前者在裝備與消防方面,推出了雙光煙感探測器;后者則是在家用場景下推出了NB煙感器。
綜上所述,智慧煙感器具有較強的市場潛力,在無論是對傳統煙感器的替換抑或是探索新場景中,相關產品的出貨量也將迎來不間斷地增長,而這對其產業鏈而言也是好消息。
智慧煙感市場崛起,利好哪些物聯網產業?
智慧煙感器市場的發展,除了利好上文提到布局終端設備的廠商,還會重點帶動四個物聯網相關產業——通信模組、物聯網卡、傳感器、平臺。
NB-IoT智慧煙感器解決方案(圖源:中國移動)
通信模組
一般來說,智慧煙感器使用的通信技術為NB-IoT或LoRa,二者均能安全、低成本地實現對智慧煙感的狀態實時采集,并可以將火情狀態第一時間推送至業主等相關人員。而基于不同的場景(酒店、家庭、商鋪等),則會產生不同的定制化需求,也將擴充通信模組廠商的產品線。
物聯網卡
細分智慧煙感器的場景,其中大部分都由NB-IoT支持。因為Lora作為局域網,在連接到蜂窩網絡時需要多一道工序,于是NB-IoT常常是最優解。不過由于NB-IoT為蜂窩通信技術,需要向電信運營商租借網絡服務,所以物聯網卡的需求則少不了。
傳感器
目前市面上有兩種常見的煙感器,一種為光電式,一種為離子式。前者對較大的煙霧離子更為敏感,適用于地鐵站、商場等;后者則對微小的煙霧離子比較敏感,適用于實驗室、高鐵等。因此針對更多不同的場景,也將對傳感器產生差異化需求,將進一步豐富傳感器的種類。
平臺
一般情況下,智慧煙感器不僅僅是一個設備,其背后還有一套系統和平臺,用以對其狀態信息進行及時分析和處理,從而實現更有針對性、科學性的動態管理,提升智慧煙感器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而在結合安防改造、適老化改造、智慧消防改造等應用后,煙感器的接入也將拓寬平臺的服務內容。
結語
隨著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升級,以及智慧城市不斷落地,表計類應用的接力棒開始傳給監測類應用,而煙感器只是一個方面,未來還有更多的應用市場在等待被重構。同時,作為貫穿“城市生命線”的監測類設備,通過感知與通信,也將賦能智慧城市,給新興企業帶來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