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里,常常把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汽車修理、挖掘機等傳統行業聯系在一起。而現在,有這樣印象的人需要更新一下大腦“內存”了。5月3日,大河網記者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看到,現在的青年人開始玩起了高大上——用機器人制造機器人。
驚嘆 學生用機器人造機器人
5月3日上午,在河南機電職業學院智能工廠里,大河網記者見到了令人驚嘆的一幕:只見幾名學生在機器人旁邊的一個控制器上一陣“搗鼓”,然后就鉆進了一個房間。諾大的生產車間,不見一個人影兒。不一會兒,生產線上的機器人開始運作起來,而且這些機器人正在制造的還是機器人。
其中一名學生叫張云鵬,1994年出生的他,是該校機電一體化專業大三的一名學生。據介紹,他已經在這個智能工廠里實訓了一年時間了。在此之前,他專門學習了一年的理論,為進入智能工廠實訓打下了基礎。目前,他已經能夠熟練掌握智能工廠里的各個生產環節。用機器人造機器人,外人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東西,在他眼里已經變得稀松平常。在學校里,像他這樣能夠在智能工廠里熟練操作的學生不在少數。
在以往人們的印象中,職業學院的學生貌似應該和汽車修理等傳統行業聯系在一起,而現在,他們已經“玩”起了高大上的機器人造機器人,還有3D打印、無人機等。看到這些,你是不是該改變一下對職業學院學生的看法了?

調試機器人
揭秘 機器人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剛才只看到了機器人造機器人的一幕,沒有見整個生產流程。機器人是如何制造機器人的呢?張云鵬看出了記者的疑惑和好奇,他便充當起了講解員,為大河網記者揭秘機器人的生產過程。
他說,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是指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AGV屬于輪式移動機器人的范疇)從智能倉庫里取出原料,并運送到加工單元,在這里生產出機器人零部件。加工的零部件被AGV送到檢測單元,用三坐標測量儀在線檢測,自動將不良產品進行分離。
“檢測合格的零部件將被輸送到裝配區,實現六軸機器人自動裝配任務,這在全國尚屬首家。”張云鵬介紹說,自動裝配生產線硬件包括10臺機器人、30米的六軸機器人非標裝配線、6臺振動鍋和6個工位的工裝夾具。實現抓取、機器人的精確定位、自動上螺栓等功能。“機器人本體的生產在這里基本上就完成了。”
本體生產完成后,機器人將被運送到下一個環節,進行接線。“這樣,機器人的神經系統就建立了,通過相應的程序,這些機器人就可以使用了。”張云鵬說。
生產的時候,車間里幾乎不見人影,這是怎么一回事?張云鵬介紹,剛才他們鉆進去的那個房間是主控制室,也就是智能工廠的大腦,在這里通過無線網絡發出指令,接到指令后,機器人就開始工作了。另外,通過主控制管理系統可以看到整個生產過程的情況,不需要人在生產線上守著。“在主控制管理系統啟動訂單,實現車間無人運行之前,只需要調試一下相應的設備和程序。剛才"鼓搗"的那個東西是示教器,用于批量裝配之前進行調試。”
關注 把實際的企業環境和教學環境融為一體的智能工廠
“智能工廠的建設把實際的企業環境和教學環境融為一體,為我院的機電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和電子工程系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實訓平臺,為教師提供了實現科技創新和專業能力施展的平臺,使每一位教師在專業技能上始終"保鮮"。”河南機電職業學院院長張震說。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該校智能工廠現總投資2150.2萬元,于2015年10月15日開始試運行,2016年正式投產,現已建成加工單元、檢測單元、主控制管理系統、自動裝配線、貼片生產間、智能倉庫、物流調配系統等。目前,智能工廠已成為具有培養示范、培訓示范、服務示范、科研示范、創新示范和創業示范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基地。
談及建立智能工廠的初衷,張震說,學校在設置專業的時候,充分與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目前,我省正在把機器人產業打造成河南先進裝備制造業的一個龍頭,帶動全省科技創新,促進裝備制造業的大踏步前進。學校的智能工廠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