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混合動力無人機會飛向Chipotle設置的裝載了食物的貨車集散地(而不是特定的某個Chipotle連鎖店里),然后在人群上空盤旋,當有人下單時,它們就會使用鋼繩投放食物。在這整個過程中,研發團隊可以檢測無人機導航系統的精準度。除此之外,研發者們對如何通過外包裝的改良,在運送過程中對食物進行保溫。
日本公司研發乒乓球機器人
東京時間9月8日,日本歐姆龍公司在其官網上宣布,該公司開發的能持續與人類進行乒乓球對打的機器人“Forpheus”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首臺“乒乓球教練機器人”。
整個機器人的外形看起來十分強悍,有點像“八爪魚”,比人高出不少。機器人的兩邊安裝了攝像頭,用來預測乒乓球的運動軌跡,包括:球速、旋轉速度、旋轉方向等幾個數據,從而計算出自己應該讓球拍以什么角度在哪個點回擊,誤差僅幾厘米。
作為教練的一個基本素養,是要學會以適當“放水”的方式提高學員的積極性。
Forpheus會記錄下運動員球的運動軌跡,并選擇讓對手容易擊打的方式回球,Forpheus會在回球的瞬間在球臺上顯示出球的落點,如此放水是對學員滿滿的愛啊。
未來
人造心臟將要成為現實?
最近,法國公司Carmat宣布打造第二個人造心臟產品,預計在2017年誕生,并有意通過歐洲相關部門的許可。與其他人造心臟不同的是,Carmat打造的是永久性的人造心臟,拯救的是那些心臟病晚期患者,直接代替已經心力衰竭的心臟,而不是作為一種心臟搭橋設備,協助病人接下來的心臟移植。
Carmat已經專注人造心臟領域15年之久了,其打造的人造心臟能夠完全代替人體心臟,拯救那些心臟病晚期患者,以及壽命不足兩周的病人。
Carmat人造心臟由生物材料研發而成,不需要移植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而且能夠最“忠誠”地模仿人體原本的心臟運作。和此前使用的短期性心室輔助泵不同,Carmat人造心臟致力于“定居”在病人體內。僅有為心臟提供動力的電池在體外,其“續航能力”達2個小時。
迄今為止,Carmat人造心臟已經進行了四次手術移植。其中有一位病人在心臟移植手術后活了一年時間,該病人之所以會去世,是因為人造心臟的電子引擎控制出現了混亂。
現在,公司旨在通過歐洲權威部門的認證許可,準備將永久性人工心臟移植手術擴大到25個病例,完成第二批臨床試驗,普及移植經驗。
這個傳感器能讓你成為“萬磁王”
在今年8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款毫米級別的無線傳感器NeuralDust,該傳感器的最終目標是打造新一代的人腦和機器的接口,并且讓他成為一種臨床技術。比如:一個半身癱瘓的人想要控制一臺計算機或一個機械臂,你只需要將這個小東西植入大腦,就可以終身攜帶并使用。
這個傳感器長3毫米,高1毫米,寬0.8毫米,只有一粒沙子大小。整個傳感器表面由一層薄膜包裹,薄膜是手術用的樹脂。壓電式晶體可以將體外的超聲波轉變成電力,給小板子中間的微型晶體管供能,而微型晶體管負責搜集神經和肌肉組織的信息,以超聲波的形式再將數據信息反饋給體外的接收器。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在老鼠的體內做過實驗,已經證實NeuralDust可以應用于周圍神經系統了,比如可以用來控制膀胱和抑制食欲。
不過,該傳感器距離用于人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華盛頓大學的EricLeuthardt教授表示,在無線傳感器接入大腦之前,對于大腦是如何處理和分享信息的,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學術
當機器人四處走動的時候,為了安全著想,它們會基于感應器為自己設置一個“恐慌區”,一旦外界有物體進入了這片區域,它們就會很偏執地感到“恐懼”,并停止移動。試想,如果一個區域內僅有兩個機器人的話,它們會與彼此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互不干涉;但是隨著機器人數量的增加,它們的“恐慌區”相交的幾率會增高,到了某一個閾值后它們的“恐慌區”就會重合。如果這個情況發生在全球范圍內,你就會目睹全世界的機器人都癱瘓的反常現象。
佐治亞理工學院的研發團隊為移動機器人設計了一款安全控制器,它對主要控制器的妨礙沒有那么大,這意味著“只有在碰撞一觸一發,或是連通性的損失已經迫在眉睫的情況下,安全控制器才能控制機器人做出避免碰撞的行動”。
為了在幾個機器人中測試他們的算法,這個研發團隊利用瑞士公司K-Team研發的小型移動機器人KheperaIII做了實驗。在理想狀態下,安全控制器會一直運作,但是當你想讓控制器能在“完成復雜的任務”的同時,還能實現“避免碰撞以及保持連通性”的話,難度就大了。
科學家們認為,類似這樣的技術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在不久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會充斥著我們的大街小巷,而天上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無人機。機器人的安全措施自是重要,但是當它們不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靠譜地完成任務的話,不管人類最終擁有了多少機器人,它們能發揮的作用也將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