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止,創新不息。從穿刺采血機器人到導盲機器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不斷革新,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黑科技,有些簡直讓人不敢相信。下面這些未來最讓人期待的機器人“黑科技”,你絕不可錯過。
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大潮雙重來襲的今天,每分每秒都有令人稱奇的科技新品刷新你的眼球。下面,小編就為諸君盤點一番。

穿刺采血機器人
“瑞希一號”是由松下公司開發的一款護理機器人,已在2014年通過了針對醫療機器人的ISO國際安全認證。它將電動護理床與電動傾斜椅融為一體,也被稱為“機器床椅”。目前已有約100臺機器人護理床被投入日本養老住宅中使用,而此類住宅還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類似的貼心設計,譬如專為老人設計的坐式淋浴器,能有效避免老人在進出浴盆時跌倒。不少養老住宅為減少身體負擔,還根據老人的身高重新定義床、廚房、洗手池以及開關的高度。

旅檢查驗機器人
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拱北海關正式啟用了一批智能化機器人——“小海”,進入旅檢現場。據悉“小海”智能機器人體積不大,但已儲存了3200多條海關旅檢常見問題,可以幫助旅客進行實時翻譯、智能等問答。但其是否能夠真正代替人類服務還有待時間的檢驗。面對業務持續增長、人力資源日益緊張等問題,拱北海關以“互聯網”思維為引領,立足口岸需求,積極打造“智慧海關”、“網上海關”和“自助海關”,不可謂新的創新發展。

寫字機器人
前不久在裝洽會現場,格力推出了一款會畫畫寫字的機器人,據悉,這位機器人是格力自主研發的S401水平多關節機器人,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巧,安裝靈活等特點,極大地節省了生產空間和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它精度高,穩定性強,同時在速度上響應快,比一般關節式機器人的速度快數倍,最適用于平面定位、垂直裝配的作業,可廣泛用于PCB涂膠、遙控器裝配等電子零部件等勞動密集型行業。

配送機器人
近期,阿里巴巴菜鳥ET物流實驗室研發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小G誕生了。通過自主感知描繪地圖,根據復雜的場景變化及時重建地圖,并自己規劃多個包裹的最優派送順序和路線,機器人小G能智能避障,將包裹送到收件人手中。每個包裹都有單獨的身份碼,掃描一下就可以簽收。且寄件人還可以在手機上隨時查看包裹定位。而若有人錯拿或者多拿包裹,小G會自動報警。

導盲機器人
達闥科技是全球首家致力于云端機器人的運營服務商之一。不久前,該公司在業內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meta智能導盲機器人,這款頭盔似的設備也是首部實用化的人工智能導盲終端。據悉,meta導盲機器人能夠利用機器視覺、機器學習和智能語音等人工智能高科技手段,為盲人群體提供智能的“視覺”,使他們能更精準地感知周圍環境、獲取信息。不僅可解決盲人的獨立出行問題,還可成為其日常生活以及參與社交的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