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2019全球機器人產業峰會·世界機器人高峰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2019智博會主題活動的重頭戲之一,邀請了英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Seeram Ramakrishna(希拉姆*羅摩克里希納)等10余名業內專家和學者匯聚一堂,院士報告、主題演講、高端對話等形式,相互研討、啟發,解析5G時代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趨勢。
5G賦能機器人多樣化發展
好的外觀更易得用戶青睞
此次峰會的主題是“”機器人·5G革新與未來”。隨著中國進入5G時代,機器人發展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多模態技術研究所所長張建偉在題為《5G時代的機器人跨模態學習》主旨演講中表示,在數字化和物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如何讓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結合將成為機器人產業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讓機器人成為滿足人類生活和需求的產品,變得非常重要。
5G時代下,機器人將如何創新?張建偉說,5G的高帶寬和毫米級的延遲兩大優勢,使得我們目前在操作機器人延遲的問題得以克服,下一步可以嘗試提升朝高密度的連接和性能改進,以給我們未來的應用場景提供關鍵的技術能力。
與前面嘉賓不同,德國工業4.0研究院執行院長約翰納斯·維茲倫主要講述了中小企業應如何利用AI技術、機器人來實現商業成功。約翰納斯·維茲倫分享了華潤、德國多家企業成功的做法切入,說明中國企業可以嘗試利用AI建模控制機器人在預測方面的智能,開辟一條獨特的機器人發展道路。
約翰納斯·維茲倫的想法和配天機器人總經理索利洋不謀而合,索利洋進一步強調了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性。“隨著機器人的研發技術越來越成熟,用戶對工業機器人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對工業機器人的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外觀、可維護性、服務等要求越來越高,與過去10年截然不同。”索利洋發現,除了機器人的速度、準確度等剛性需求外,用戶越來越看重機器人的外觀性,“賣相”好的機器人總是更容易得到用戶的青睞。
搭載5G通信與AI技術
機器人有望實現遠程手術
在路演環節,遨博北京智能科技展示的協作機器人憨態可掬,十分可愛。據該公司副總裁黃洪波介紹,協作機器人不僅外觀能“打”,工作效率上也不可小看。與傳統機器人需要固定場地的特性不同,協作機器人對空間要求靈活,也不需要編程,簡單易操作。“如果有一天你在商場看到了一臺無人咖啡機,你對它說要一杯卡布奇諾它就給你一杯卡布奇諾,不要太驚訝,這就是協作機器人與5G和AI合作后的成果。” 黃洪波說。
在高峰對話環節,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北京大學工學院特聘教授劉立等6位嘉賓,結合前面嘉賓的演講,就“5G給機器人帶來的商業變革與科技浪潮”主題,進一步分析與探討。
在談及搭載5G通信,未來會誕生何種新式機器人話題時,庫卡機器人有限公司3C銷售總監楊嘉琪表示,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的醫療機器人,但在4G網絡下,醫療協作機器人還不能實現精細操作,但5G來臨后,網絡傳輸速度延遲問題有望得以解決,屆時,醫生遠程操控手術或成新現象。
可以預見的是5G的到來,會使得機器人的功能及用途越來越多樣化。“機器人越來越進步,未來有一天會不會取代人類勞動力?”面對觀眾的提問,嘉賓們一致認為,機器人與人類并不是替代關系,一方面,人類可以去操控機器人,讓機器人做簡單的事情,二者分工合作;另一方面,這也可以促使人類學習更高層次的工作,重構崗位職責。